弘治年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诰祠额,谥号“肃愍”,并为于谦雕塑铜像,春秋两祭。
嘉靖年间,又将于谦配享功臣庙,与开国功臣刘基等一起祭奠。
万历年间,认为“肃愍”不能彰显于谦的忠贞功德,改谥号为“忠肃”,子孙世袭。
后世对于谦多为赞誉,称颂他的清廉,正直。于谦的品格确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但他身死的遭遇也同样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虽然在宪宗即位后便为于谦沉冤昭雪,但无论是谁,都会为于谦的下场感到不值和惋惜。
于谦的能力毋庸置疑,临机应变的反应也是当世罕见,能在国家危亡之际顶住层层压力,稳住百官,调兵遣将,严肃纪律,整顿军防,种种表现都能说明于谦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能媲美文天祥、岳飞这样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忠臣。
但他对于自己的遭遇实在是认识不足。
这可能吗?
其实,于谦的能力和他的政治嗅觉,不至于让他完全没发觉身死前政敌对他的敌视,但如果于谦真的提前出手,率兵镇压徐有贞等人的政变,然后呢?朱祁钰的身体注定无论有没有朱祁镇复辟,他都活不长了,等他一死,大明的皇位怎么办?朱祁镇复辟,复立朱见浚,还是迎立外地藩王,甚至于谦成为把控大明的权臣,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会导致一场新的腥风血雨。后世更倾向于认为于谦在最后是舍生取义,为了国家的平稳,担下责任,以一己之躯,成明朝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