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般若学说与僧肇的唯心主义体系
般若学说系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东汉末年西域高僧支娄迦谶来到洛阳传法,即译出了《道行般若经》10卷。此后,支谦也在孙吴时译过《般若》一系的经典。但这些《般若》系佛经译出后,却并未在当时产生多大影响。直到两晋时期,般若学说才受到社会注目,无罗叉、竺法护、鸠摩罗什等相继译出了《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一批《般若》经典。道安、慧远、僧肇等著名高僧都对般若学说作过阐发,力倡般若思想。同时,般若学说又和玄学相融合,比附玄理,使佛理玄学化,以致有的般若学者,被比为何晏、王弼及竹林七贤。
般若学说的主旨是五蕴本无,诸法皆空。小乘佛教认为,五蕴的组合构成了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因此只有舍弃五蕴,才有可能得到解脱。而作为大乘空宗的般若学说,则认为人们所看到的色等五蕴,乃是幻有,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生、灭皆由因缘,因缘而生,因缘而灭,靠着各种因缘而表现出来的有,当然不是真有,而只能是一种幻有。幻有无性,所以五蕴本无。物质世界既然是虚幻、空无的,那么,色与幻便没有差别,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不仅色、受、想、行、识这些世间之法为虚幻,即便佛道,涅槃也是如幻如梦,甚至连被大乘有宗视为最神圣的佛性也是空幻的。佛教徒苦心追求的目标是为了证菩提、至佛法,而般若学说却宣称诸法皆空,菩萨、佛、法性等皆悉无所有,亦不可得。从客观物质世界到主观精神世界,一切皆空,就连“空”也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