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蝇又称牛皮蝇、牛瘤蝇 双翅目皮蝇科昆虫 其幼虫的生长主要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幼虫身长 0 5mm 呈透明色,第二阶段可成长为 13mm,第三阶段发展为成熟的牛皮蝇 牛皮蝇幼虫时在牛的身体上寄居,随后进行三阶段生长,在第二阶段对患牛的危害性最大 牛蝇图册(4张)牛蝇的身长一般在 13~15mm左右,复眼距离甚远,额宽大,喙退化;下后侧片有多数长毛 翅中脉强烈前弯,其身体长有绒毛,牛皮蝇的背部呈黑色,其余身体部位呈淡黄色,头部及胸前部毛略呈黄绿色 雌蝇产卵于牛的小腿及腹部,孵出后钻入皮肤,穿过组织,逐渐到达牛背的皮下,形成瘤状,在皮上穿孔呼吸 幼虫成熟后,由此空钻出落至地面,入土化蛹,经1~2个月后羽化为蝇 由于牛蝇幼虫主要寄生于患牛的体表层,可导致患牛出现皮肤瘙痒现象,并且寄生虫在患牛皮肤破溃后可进入患牛的体内,常见的病变部位为食管,可导致患牛发生浆膜炎 患牛的皮肤可出现蜂窝织炎,若不进行及时的救治可导致患牛的体表层形成瘘管,在瘘管形成后等到寄生虫脱落后瘘管才会逐渐痊愈,痊愈后可在患者破溃皮肤处形成瘢痕,瘢痕组织可造成皮革的质量下降,并且牛皮蝇的幼虫可分泌某种有害物质对患牛的血管造成损伤,导致患牛出现贫血症状,此外牛皮蝇的寄生虫还可进入患牛的中枢神经,造成患牛出现神经症状 若此时患牛发生轻微的感染可发展为严重感染,且病牛的体质变差,肉质的质量以及口感均可发生大幅度的下降 若犊牛发生本病可导致生长速度变慢,并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下降,多数可出现贫血、 稀血症状 乳牛若发生本疾病可出现乳制品质量下降,奶量下降 牛蝇也可引起人的皮肤蝇蛆症 定期对肉牛进行体检,触摸牛的背部,当以上一种寄生虫的幼虫寄生在患牛的背部可轻易触诊判断,若发现有较硬的结节状硬块,对硬块进行挤压可出现寄生虫的幼虫则可进行确诊 对患牛进行剖检,可以在患牛的呼吸系统和皮下发现牛皮蝇的幼虫,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牲畜的临床症状即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减少牛皮蝇幼虫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彻底消除牛舍内存在的寄生虫,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此时雌性牛皮蝇和蚊皮蝇的活跃度大大增加,并且产卵的次数逐渐增加,可导致肉牛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牛皮蝇幼虫病,因此为了减少夏季牛皮蝇幼虫病的发生,在 6~9 月份应对肉牛舍进行定期的消毒,降低寄生虫幼虫的存活率 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使用DDT对牛舍进行定期的消毒,一般消毒的时间以 7~10d 一次为宜,此外还可使用六六六对所有的牛进行体外喷洒,间隔的时间一般以 10h 为佳,此药物可有效的减少牛皮蝇幼虫的生长 对于已经发生牛皮蝇幼虫病的患牛进行及时的治疗,消灭患牛体内的寄生虫幼虫,可使用倍硫磷对患牛进行肌注,也可以使用敌百虫、 阿维菌素、 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注意使用以上的药物对病牛进行治疗的过程应严格控制剂量,以免过量的药物在肉牛体内难以代谢对肉质造成影响,一般用药剂量根据肉牛的体重有所不同,且不同的药物相互之间进行联合应用剂量也应发生一定的变化 当养殖户的经济情况尚不能进行药物治疗且养殖户的肉牛数量较少时,养殖户可手动对患牛的伤口进行处理,在养殖户进行自身的常规消毒后,在佩戴手套的前提下将患牛背部伤口处的幼虫挤出,此时应当注意在将幼虫挤出后不要立即捏死,以免破溃的虫体对肉牛造成损伤,导致肉牛产生不必要的过敏反应,应将幼虫进行集中的烧毁,以免病情的扩散 当养殖户的条件准许,可在牛皮蝇幼虫病高发季节对肉牛进行散养 对引进的外地肉牛品种进行严格的检疫, 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处理,密切观察肉牛的变化情况,在确保无病菌携带后再与养殖户自身的肉牛进行群养,若引进的肉牛携带细菌,在对病牛的细菌进行彻底的消灭后隔离一段时间,病情已完全治愈并且无传染后可进行集体群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