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猴子一起的自画像》,弗里达·卡罗,1938年,纤维板面油画,40.6厘米×30.5厘米。纽约,奥尔布赖特-诺克斯艺术画廊
尽管弗里达绝大多数作品都与个人主题有关——在她完成的200多幅作品中,自画像就占了约四分之一,但作品仍独具一种力量感,丝毫没有顾影自怜的矫情。在这种意义上,弗里达比里维拉更具有现实精神,因为她展现出了个人生活的坚硬现实:它不是理想社会的海市蜃楼。她因为里维拉在作品中把萨帕塔的马画成白色而批评里维拉,认为这纯粹是一种幻想——这让里维拉想起了自己早年宣称,要为“人民”画出一些美好的东西。
最终,真正做到撼动人心的是弗里达,因为她的作品刻画出现实的苦难与个体的尊严。她在1954年47岁时离开人世,但她也终于走出丈夫的阴影,最终获得了与之比肩的艺术地位,赢得了她奋斗一生、不懈追求的社会认可。
未来主义艺术家大多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也正是这场大战让未来主义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艺术家——翁贝特·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在其他地方,战争的能量开始反噬,并转化成政治抗议的熊熊烈焰。在瑞士和德国,达达主义艺术家们突破常规,想要竭尽所能地扫除过去的一切,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